沈阳论文发表-教育类杂志科教文汇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
期刊简介:《科教文汇》遵循"严谨、唯实、公开、优质"的方针,力求体现"现代"、"实用"、"综合"三大特色。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态势、全面提高科教文工作者的素质,从而推动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为其提供科研成果交流、学习的平台,《科教文汇》欢迎广大教育及理论工作者踊跃来稿。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科教文汇杂志社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刊 期:旬刊
开 本:16开
邮发代号:26-205
单 价:16.00
定 价:576.00
国内统一刊号:34-1274/G
国际标准刊号:1672-7894
2017年第23期
目录
(1)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
孙礼辉
(4)中小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
陈蔼玉;彭信轩
(7)新形势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挑战与对策浅议
张江
(9)鉴于《孙子兵法》的思想教育意蕴
吴润丰
(12)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与行为养成
徐艳
(14)信息化支持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陈思
(17)小学教师非正式领导力现状调查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徐璐;吴晨晨;曹璐明
(21)基于教师视角的学习分析模型设计及研究
王静
(24)基于民族院校学分制改革方案的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湛谌
(26)美国探究式教学研究的进展
高丹丹;蒲新明;郭飞君
(28)英国“MOOCs模式+课堂研讨”混合式教学对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启示
刘文戎[1];董元发[2]
(31)辩论赛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
孙红永
(34)信息化环境下参与性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晏沭潍
(36)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程世平;陈明辉;王俊青
(38)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综合实验MOOC化教学设计和实例应用
石双妮;张卫斌;朱军莉;田师一
(41)浅析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食品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赵冠里;刘岩;苏新国;杨昭;黄国平
(43)应用型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天津城建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为例
刘洪丽;李婧;李亚静;李洪彦
“四阶递进、点面结合、多方联动”
高校学业预警与毕业资格审查机制的实施效果研究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为例
【摘 要】学业预警是加强学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措施之一,目的是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引导、监控,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在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逐步构建了“四阶递进、点面结合、多方联动”的学业预警与毕业资格审查机制,有效降低了学业警示劝告率,提高了毕业证和学位证获得率。
【关键词】学业预警;资格审查;教学管理
近年来,高校注重以学生为本、尊重个性发展,试行因材施教、分级教学,力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同时,必须从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入手,严格执行培养计划,构建完善的学业预警系统,以保证学生高质量的完成学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在本科教学管理中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手段,逐步构建了“四阶递进、点面结合、多方联动”的学业预警与毕业资格审查机制。
一、学业预警与毕业资格审查机制构建的背景
学业预警是加强学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措施之一[1],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及早发现和识别学生存在的学业问题,及时告知以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采取相应措施,形成合力预防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业轨道。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实施了“学业预警”和“毕业资格审查”制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对学业警示劝告处分[2]有明确的规定。尽管日常的学业警示劝告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实施过程中并未做到“防范于未然”,不能及时对学生学习过程给予指导和预警,而偏重于学业警示劝告后的处理,以及问题出现后与家长的沟通,旨在“亡羊补牢”。对学生而言,常因学分欠缺而无法按时毕业,需毕业后回校再补修课程,延长了学习时间、直接影响就业。
二、“四阶递进、点面结合、多方联动”机制构建
1.基本思路
“四阶递进”即针对本科生提出学业预警和毕业生资审的工作流程和具体方案,分为“前期预警—过程管理—阶段监控—后期劝告”的学业预警机制。
“点面结合”即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培养计划为出发点;从课程安排、教学实施、考试总结三个方面狠抓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较好的完成各阶段学习任务。
“多方联动”即针对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从学院主管到专业负责人、本科生导师、辅导员、家长和教学秘书,召开“预警动员会”,鼓励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认识到抓好学习是头等大事。同时,辅导员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业上存在的问题及思想动态,真正发挥“预”警的作用。
2. 框架结构
一般高校的学业警示劝告和毕业资审工作流程如图1中A、B框图部分,两项工作按时间顺序独立开展、无明显交叉,这大大降低了学业预警在对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若将两项工作相结合,按下图流程增设毕业资格预审、正审环节,将毕业资审提前2个学期开展,将有效提升预警的效果。
图1 学业警示劝告和毕业资格审查流程节点图
3.主要内容
如图1所示,按照时间顺序将毕业资格审查工作分为预警审查、毕业资格预审、正审、终审四个阶段,主要工作见表1。
表1 毕业资格审查各阶段工作简表
阶段 | 学期 | 名称 | 主要内容 |
1 | 2-7 | 预警审查 | 开学初补考后,教学秘书对学生上学期成绩梳理,判定是否给予学业警示劝告;之后,辅导员与学生劝勉谈话,了解成绩落后的具体原因,给予指导和建议,向家长寄发通知单,共同协助学生完成学业。 |
2 | 6 | 毕业资格预审 | 初步完成学生学业完成情况普查,将已修读学分情况发辅导员、学生,对照培养计划分类核对。 |
3 | 7 | 毕业资格正审 | 期初公布学分完成情况并督促个别落后的学生及时补修相关课程、期末对上述学生进行追踪。 |
4 | 8 | 毕业资格终审 | 对所有毕业生进行细致、全面的终极审查,包括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审查、英语达标核查、有无处分等全面审查。 |
4.实施保障
(1)“本科生导师、专业负责人”专业管理团队保障
学院鼓励高水平、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导师,对日常生活、思想、学业进行指导,并于学期初、期中上报指导情况。专业负责人每学期会开展针对性帮扶,包括召开座谈会、组织教师开展课程一对一帮扶,对思想上不重视学业的学生进行策略性谈心帮扶[3]。
(2)基于日常管理的辅导员队伍保障
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已逐步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4]。学院定期开展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学生事务管理交流,注重大学生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对辅导员素质的提升。
在学业预警流程中,建立预警档案。包括与学生诫勉谈话、与家长沟通反馈。不仅有利于将预警机制落到实处,还可持续追踪学生学业变化,及时改进沟通方式和帮扶策略[5]。
(3)基于成绩监控的教学管理体系保障
成绩监控的教学管理体系以关注学生成绩为重点,以过程监控为导向,按如下思路操作:辅导员对课堂考勤监控——任课教师课堂、作业监控——教学秘书对本院课程、本系学生一门课成绩监控——教学秘书对全部学生一学期成绩监控——教学秘书对学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监控。
将基于学生成绩监控的教学管理工作细化,充分发挥任课教师、辅导员、教学秘书的工作能动性,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效果,加强学风、班风,同时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三、“四阶递进、点面结合、多方联动”的实施效果
针对以往学业警示劝告率高、应届生毕业证和学位率低的状况,结合专业特点,将目前以侧重学业警示劝告处分的“重心”,转变为警示劝告前期的“预防”,将工作提前化、精细化、警示化,将教学管理与辅导员日常管理相结合形成多方联动。从而降低了学业警示劝告率,提高一次毕业证和学位证获得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表2 理学院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一次毕业率、学位率
专业 | 2013届 | 2014届 | 2015届 |
毕业率/学位率,% | 毕业率/学位率,% | 毕业率/学位率,%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94.59/91.89 | 96.55/93.10 | 95.35/93.02 |
应用化学 | 79.07/74.42 | 95.24/90.48 | 97.83/97.8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79.55/79.55 | 100/100 | 100/98.04 |
表2是我院2013-2015届本科生一次毕业率、学位率情况。自2010年起,连续5年跟踪调查,并以此为试点,逐步开展了本科生学业预警与毕业资格审查机制研究,已初步建立了本科教学管理与辅导员日常管理联动机制。近年来持续对我院2011级学生加强学业警示劝告和毕业资审力度,一次毕业证和学位证获得率创历史新高,其中材料专业毕业率达100%。
四、结论与思考
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同时,要加强高校对学生学业的管理。构建“四阶递进、点面结合、多方联动”的学业预警与毕业资审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业警示劝告效果,实现过程监控、各阶段把握、多方面齐抓共管。在工作过程中,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优化工作流程,切实提高教学管理的时效性和工作效率。
同时,针对目前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忽略“防范于未然”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科学地实施预警监控,对落后学生及时给予指导,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志宏,杨军,耿小雷. 关于学业预警成效的实证研究[J]. 陕西教育,2012(1-2):130,136.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生学分制管理条例》、《本科生毕业资格审查管理办法》
[3] 袁安府,张娜,沈海霞. 大学生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3(239):79-83.
[4] 李振跃.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根本路径. 思想教育研究[J],2013.6(6):103-107.
[5] 丁福兴,隋爱红,蔡熹芸. 高校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的程序设计与优化[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