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算》小区域空间,大游戏智慧

2017-11-21

《读写算》小区域空间,大游戏智慧

                   

    【摘要】区域游戏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地被老师们重视起来,我国幼儿教育也将往此方面发展,因此,我们也在不断改变自己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一步步的走向理想的区域活动领域,在园内区域开放活动的过程中,让我受益匪浅,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己的极限,突破自己的弱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创设出最适宜的区域环境、最可操作的区域材料,让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欢乐天地中

   【关键词】小区域   大游戏

区域游戏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地被老师们重视起来,我国幼儿教育也将往此方面发展,因此,我们也在不断改变自己对区域活动的认识,一步步的走向理想的区域活动领域,在园内区域开放活动的过程中,让我受益匪浅,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己的极限,突破自己的弱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们创设出最适宜的区域环境、最可操作的区域材料,让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欢乐天地中。今年我园在区域活动创设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

一、利用现有空间,创设宽松、愉快、安全的游戏环境。

    我园是建立在老式小区下的一层楼,长方结构,方方正正无隔断、无艺术感,而且活动室的空间面积也很有限的,那么如何划分出一块块的小区域呢?《交换空间》这一节目中,普普通通框架式结构的房子在他们的设计下就能变的焕然一新、美感十足,如何利用现有空间合理划分出一间间不同的“小屋”?让孩子们走进去有一种宽松、自由的感觉;如何将这“小小的屋子”打扮的温馨、舒适?让孩子们走进去就能感受到这个区域的浓厚氛围;如何设计出别具一格的小隔断?让这个“小屋”锦上添花、变的更美、孩子们更喜欢。带着这三个问题我开始了班级的区域划分:

    第一,充分利用幼儿园小空间,打造丰富多彩的区域游戏空间。根据主题内容确定了区域的种类和数量,一共可分几个区域?我园活动室的空间比较狭小,因此,我们应因地制宜安排游戏的活动场所,有效扩大空间利用率尤为重要。室内的区域我充分利用了活动室的各个角落,安静的区域全部靠墙设置,中间空出一块相对较大的场地作为准备区,幼儿可在此进行谈话、总结,让教室整体看上去很宽松,很敞亮。放在教室四周的区域则可以充分利用墙面,将适宜的图片张贴在墙上创造一种氛围,也可将桌面操作的材料设置在墙上,让幼儿换一种形式进行操作,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幼儿的游戏兴趣。建构区、角色区和表演区既喧闹又要相对大一点的场地,于是我们充分利用了操场和功能室、走廊,地方宽敞、活动自由。

    第二,根据各区域不同位置的划分,精心打扮“每一间小屋”。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人一样需要适合自己的装扮。扮家家区装扮的像家一样温馨、舒适,孩子在里面心情舒畅、安静阅读。建构区充分利用了操场大空间,提供了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和PC塑料管道,可以用来动手搭建自己喜欢的作品,在欢快的氛围中,也做一回“小小建筑师”;美工区则五彩斑斓,四周放满了孩子们的作品,丰富多彩的材料供他们随意的选择,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创设出自己心中一个个美丽的作品。益智区趣味十足,墙上贴满了一个个有趣的智力题,让幼儿尽情的开动自己的小脑筋沉浸在数学海洋。科学区也是在墙面上贴满了有趣的实验过程图片,在桌面上准备多种可以实验的材料供幼儿选择,让他们完全沉浸在科学的天地间。角色区中如“广州小吃,美美的广州小吃让幼儿喜欢得不得了。刺绣坊放在教室的门前的走廊上,地方不仅宽敞而且开放,其他班级的小朋友都能来加入到这个游戏中来,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联动的区域,让整个走廊变成一个小型的社会。表演区的空间相对要大一点,孩子不仅喜欢表现自己,更喜欢得到别的表扬,因此在音乐室设置舞台的同时,我们也开设一个观众席,让表演的人和观看的人都得到满足感。

    第三,根据主题活动和本班的特色以及孩子的兴趣确定了每个区域的具体内容。如:主题《寻找春天的秘密》,在阅读区摆放一些关于春天的书籍,激发幼儿爱护、保护动物的情感;建构区准备10多种建构材料供幼儿选择,各种春天的辅助材料幼儿参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创作;美工区则准备小朋友们都很熟悉的纸杯制作自己喜欢的纸杯华,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好习惯,班级的美术特色,例如教孩子们如何利用水粉和核桃壳创设出自己喜欢的一幅画。科学区和水有关的实验孩子们总是很喜欢,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的水可以有不同的变化,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自由的选择关于水的小实验,通过自己的实验,一一解答出心中的疑团。益智区相对而言就比较丰富点了,有6以内数的分成、加减法,找规律,单双数走迷宫,数字比大小等等,孩子们在这里不断开动自己的小脑筋,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表演区在宽敞的小阳台,孩子们这这里进行班级的音乐特色活动集体舞《动物模仿秀》,孩子们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用集体舞的形式展示模仿小动物的各种动作,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创编,自由舞蹈,快乐无限。角色区的小医院和烧烤店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两个游戏活动,孩子们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性角色,体验各种劳动的快乐和辛苦,培养他们热爱每一个劳动者的情感。

   第四,形式各异的隔断让活动室锦上添花。区域与区域之间既要有关联又要相对隔开,有效的隔断就是关键点,它将“一间间小屋”装扮的别具一格,别有一番味道,原来废旧材料进行包装可以变的如此美丽,再加与区域主题相切合就使区域更加生动。如:建构区的小房子隔断,用一个个小型的牛奶箱制作而成,先用彩色的即时贴将牛奶箱包包好,再用卡纸剪出各式各样的房顶、窗户、门贴在箱子上,摆成一排看上去很有气势,孩子们很喜欢,对于小房子隔断也很爱惜。再如:屏风式隔断,将KT板统一裁成合适高度的长方形,再用针线将其穿在一起,用的时候可以像屏风一样拉开落在地上,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将其收起来,既轻便又好整理。

二、动态性强的材料让孩子更有效的游戏。

    幼儿是易受环境影响的,游戏材料的种类、数量、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过程与结果,因此、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的游戏材料也应呈现明显的特征。通过看书得知,苗苗组(大班)幼儿的能力与水平都明显增强,因此需提供更具开放性、变化性的环境以及能反映物体细节特征的、丰富多彩的半成品和安全性强的废旧物品,游戏的场地、游戏材料可以不固定,可创设供多种选择的材料区。我发动家长资源,将家中一些废旧的纸盒、瓶子、布、毛线等带到班级,家长看到自己家的“垃圾”变的美了,又在利用价值了,能让孩子们再利用了从心里感到高兴,这些废旧材料也会源源不断的送到班级。加上自己平时也会收集一些废旧材料进行旧物改造,总之一句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经常去思考这样的问题,脑子也变的活了起来。

三、有序的规则可以提高孩子的游戏质量。

    书中这样说到:在游戏中,幼儿必须遵守一些必要的规则,否则游戏往往无法开展。教师可有意识的额将需要幼儿遵守规则的材料融进环境中,从而让幼儿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我们在每个区域的一个显著的地方都会有图示法制作的规则标记,让幼儿清晰的看懂规则,自觉的遵守规则,违反规则的时候会有一点小小的惩罚,反之规则遵守好的则有下一次优先选择区域的权利,这样孩子们就有了遵守规则的动力,变被动为主动。

四、有效的观察与指导,让班级的区域活动一次优过一次。

    在游戏的观察中,主要围绕“人”和“物”两方面,把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作为主要的观察内容,具体表现为游戏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游戏中角色与角色、角色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在区域空间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定点观察法和追踪观察法,让幼儿一次一次的熟悉游戏材料,正确使用游戏材料,一次比一次的遵守游戏规则,从被动到主动。

    区域空间是未来幼儿园发展的一个方向,孩子要在区域中学习,在区域中成长,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区域的创设中不断的改变思想,不断的穿越现状,相信将来会让孩子真正的做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阅读193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